close

陳小妹的媽媽在懷孕及生產過程中皆沒異常,也沒發生助聽器價格明顯大量的失血,沒想到陳小妹一出生卻是膚色雪白、活力差、合併呼吸微弱等,全身血液灌流嚴重不足,出現嚴重貧血合併休克,原來竟是「胎兒母體輸血症」惹禍,在媽媽肚子裡時,胎兒的血液倒輸回母體內。

明明懷孕時產檢一切正常,今年1歲10個月的陳小妹出生後,卻因為嚴重低血壓、代謝性酸中毒急救插管,差一點產生缺血缺氧性腦病變。

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曹珮真表示,因為腦部是需要血液灌流支持最重要的器官,陳小妹在當時全身血液灌流嚴重不足的狀態下,極可能發生缺血缺氧性腦病變,轉院到北榮後,院方立即安排接受低體溫治療,3天後緩慢回復到正常體溫,活力與反應也漸漸恢復,目前說話、走路及與人互動溝通皆良好,持續追蹤復健中。

為什麼陳小妹會出現極重度貧血與休克?經血液抹片檢查發現,正是胎兒母體輸血症助聽器,推估陳小妹經由胎盤失血至母體的血量約為240毫升,胎兒母體間輸血的量相當大,有極高風險造成嚴重後果。

輕度聽損會好嗎?需要配戴助聽器嗎?現代人耳朵噪音多,不知不覺「聽損」該怎麼辦一般人眼睛一但出現不適,一定馬上看醫生,就算是孩童假性近視,讓家長也會極度關心,一再叮囑孩童看電視、玩手機平板時間,相同情形放在聽力上,如果一位孩童總是整天戴耳機,一日日下來你覺得聽力還會好嗎?聽損,就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一般人對聽力受損缺乏概念,現在科技進步,耳機更是日新月異,幾乎人人一副耳機,儼然已經成為流行指標,但卻也很少聽到家長限制孩童的耳機時間,一般人其實對於聽力受損缺乏基本概念,就算發覺自己好像聽不清楚也不以為意,都會認為這情形只是暫時的,要不然就是耳垢太多,等到時間一久,聽力一直沒好轉,才會急忙諮詢醫師,這也就是為什麼,台灣65歲以上的高齡者,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有聽損,這些重聽長輩都已需配戴老人助聽器來維持日常生活,其實聽力與視力一樣重要,但我們卻總是忽視了聽覺,以致於有聽力退化的問題,總是被忽略的輕度聽損輕度聽損會好嗎?輕度聽損通常是指聽力損失的範圍在 25~40分貝,造成輕度聽力損失的原因還有待釐清。如果輕度聽損是因為結構問題,像是耳垢阻塞、耳膜破損等等,則為傳導性聽力損失。傳導性聽力損失有些可藉由藥物治療或手術來改善,像是耳膜破損,是可以進行耳膜修補手術,有機會可以恢復聽力,但並不保證一定會成功恢復到正常聽覺!但是,如果是因為感音神經性的聽力損失,是無法開刀解決的,只能配戴助聽器來維持住聽力,以避免聽力愈來愈差,甚至影響優耳(沒有聽力損失的耳朵)。事實上,傳導性以及感音神經性的聽力損失,都可以藉由配戴助聽器來穩定聽力狀況,即使聽損,仍能維持住聽力。至於如何選配助聽器呢?聽損者可至助聽器門市,聽從聽力師或選配師的建議來選配適合助聽器。

曹珮真解釋,胎兒母體輸血症主要是指胎兒的血液倒輸回母體內,在懷孕過程中或生產前都有可能發生,當胎兒倒輸回母體血量大,或在短時間內發生,會危及胎兒或新生兒,而懷孕時遭受外力撞擊或受創、多胞胎、臍繞頸、低出生體重等都是可能的危險因子。

急性且嚴重的胎兒母體輸血症候群一旦發生,可能直接引起心臟驟停、血壓過低導致的失血性休克、代謝性酸中毒、多重器官損傷;慢性則多數胎死腹中,一般發生在懷孕第4、5個月時,較難以發覺。

曹珮真說,一般的例行性產檢難以查出胎兒母體輸血症,目前被證實可成功降低或預防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變的治療方式是低體溫治療,過去10年臨床試驗已證明,低體溫治療能夠降低60%的死亡風險以及主要的大腦發育障礙,是醫療先進國家治療新生嬰兒缺血缺氧性腦病變的標準治療方案。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envero0p2lt2 的頭像
    denvero0p2lt2

    denvero0p2lt2的部落格

    denvero0p2lt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